你认识胡渐彪
吗?还是李晓蕙?他们两个的共同点除了都是主播之外,或许你不知道,他们都曾经从全辩出身。胡渐彪作为第七届全辩决赛最佳辩手,以及李晓蕙作为第九届全辩
主席,在大学时期经历全辩的洗礼后,如今已在不同的领域里大放异彩。在马来西亚,辩论风气已逐年提升,从中学至大专阶段都设有各种不同的辩论赛事,而最具
代表性的就是——全国大专辩论会。
马来西亚没有大专辩论会——吴德芳先生发起全国大专辩论会
回溯90年代的亚洲地区,第一场大型大专辩论会始于1986年新加坡所主办的“亚洲大专辩论会”。亚洲杯已成功举办数届,反观马来西亚却没有一场大专级别的辩论会。于是,当时的雪隆工商总会文教组主任吴德芳先生和一班大专活跃份子一同策划了这场辩论会,而马大华文学会更毅然接下承办全辩的使命。
当时的马来亚大华文学会虽已获准成立,但还未被允许正式注册,实属无名无份。凭着会员们的努力不懈,在1989年第一届全辩不但成功举行,而就在大决赛当晚,马大副校长阿都拉昔副教授当场宣布马大华文学会获准正式成立,予马大华文学会和全辩都是极其历史性的一晚。
全
辩是附属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的一项最大性的赛事,公开给全国私立、国立大学院校的辩手参与。全辩自创办以来,一直着重于提高大专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及沟通技
巧,也旨于带动社会人士对时事课题的关注。全辩每两年一次的群雄聚会,使得大专生们不只埋头于书堆中,更能刺激他们的思维,对问题能有更透彻的看法,进而
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人”。
全辩针对时事课题进行辩论——提升人们对国家时事关心
什
么是辩论?简单来说,辩论是双方针对一个课题而持不同立场并进行辩解。稍早前,人们还在认为辩论就是吵架、狡辩,只是小孩儿的玩意,登不上大雅之台。如
今,辩论愈来愈被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各地领袖间的辩论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人们透过辩论,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该课题。无论对大专生或社会各界,辩论
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那是我们能够自由地提出尖锐想法、批评、建议的一个平台。全辩更是采用时事政治社会课题而进行辩论,提升人们对于国家时事的关心。
全辩自1989年开始,从第一届至第八届,筹委们安于保守,不敢在形式及规模上作出太大的变化。直至2003年,全辩开始转型。当年九辩的筹委为了升华全辩的地位价值,勇敢地作出了革新,包括采用新赛制、重新包装全辩、更将辩论赛首次搬上电视荧幕。九辩的突破,是全辩历史上重要转捩点。
在2010年,908辩论海啸邀请了数位知名政治人士参与这场辩论表演赛。但很快地,警方却已“不应邀请政治人物参与校园活动 ”为由逮捕了6名马大学生,扬言开除他们的学籍。事发之后,他们受到各方面的声援,辩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也再次被社会所肯定。自全辩十二开始,全辩的定位就更加明确了。
2014年,迈入第14届全辩。回首二十多年的风雨路,从规模只有8支参赛队伍,至今增加至24支队伍;最初只有雪隆区大专院校参与,如今也已扩展至全马各地的大专院校。近年来,全辩辩题都掀起热烈的回响,证明了我国华社思想上的跃进,不再是保守封闭不问政事。人们敢于发表、敢怒敢言,对时事高度关注。这些都是我国朝向先进国改革的必经之路。
初赛4月5日开始——总决赛13日八打灵再也市政厅礼堂上演
去年,我国经历了第十四届全国大选。大选落幕,人们对于国家未来抱着未知的心态,大选过后何去何从?五月五的一年后,全辩十四将为大家带来非同凡响的辩论赛事,透过种种尖锐的辩题,再次唤醒民众对于时事课题的关注。
群雄聚、辩真缔,望穿今昔论社稷;四月五、战高下,全辩十四欢迎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